第(2/3)页 高照定睛看向陆逊,眼中满是欣赏之色:“如何,有没有考虑跟我?” 高照此话一出,陆逊眼中的意动一闪而逝: “此事先不谈,若我猜的没错,今夜,将军可能就攻入庐江了吧” 高照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看向陆逊。 陆逊无奈:“数日前多有得罪,在下陆逊,愿意投奔主公” 当陆逊喝下高照酒的时候,高照已经断定,陆逊会投奔自己。 陆逊如今已经去无可去。 陆逊从此路回军,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便是陆逊料定高照目的在庐江城,不在自己这些兵马,不会轻举妄动,这种虽然可能为真,但从孙桓的态度来看,此时回到江东,等待陆逊的,只有日后的软禁,若无孙权准许,孙桓会如此跋扈? 其二便是陆逊前来投奔自己! 至于陆逊为何不困杀自己,那便是因为自己的大军已经蠢蠢欲动,一旦对自己动手,麾下的大军很有可能放弃北方的曹操,江东顷刻间覆灭。 “好,伯言,我等已经年老,日后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啊” 高照已经做好打算,为日后自己嫡子培养班底。 “多谢主公夸奖,主公之才,自古罕见,算计到人心啊” 陆逊轻轻叹气,对于高照,他是彻底服气了。 高照只是轻笑:“伯言切勿妄自菲薄,目前你还年轻” 自流言传出,高照已经料定,就算孙权不会怀疑陆逊,也不会让陆逊据守庐江。 庐江于当前形势而言,至关重要,庐江一旦失守,到时孙权会直接面对自己的大军。 更甚者,流言会让庐江城中人心惶惶,忠心岁全的一批人会担心陆逊真的投降自己,这更有利于自己攻下庐江。 至于当日在城下所言,目的便是激起庐江城中陆氏一族的仇恨之心。 在那日之后,城中已经有人向自己表忠心,愿为内应。 至于孙权,若想替下陆逊,至少数万兵马,否则一旦陆逊有异心,前去者皆是有来无回。 故而,赵云等人趁机在孙桓率兵离去之后,轻易的攻下了淮南。 庐江在今夜,也会在内应的响应下,顺利进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