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孙策给我写信了?这是降表么?” 前线,好不容易赶到合肥的刘协很是高兴的接过了孙策的信件看了起来。 随即,刘协的面上流露出了一丝凝重。 “孙策何意?” “约我……见面?” “是……他过江来见面么?” “他约我在江上见面。” 众文武纷纷不解地皱起了眉头。 “这孙策到底是怎么想的?是要谈条件么?” “我看也不用给他们这个脸面,如今战局,只需再拖延一个月的时间让跨江大桥修成,东吴灭亡便不过是迟早的事了。” “还是要谈的。” 荀悦皱眉后谏言道:“且不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吴的实力和底蕴远非西蜀可比,即使是现在稳赢的局面,一步步从交州推进到松江,伤亡恐怕也会不少,臣以为孙策既然有投降的念头,那一切都可以好好商谈。” “打下来的扬州,终究是比投降而来的扬州更容易管理吧。”曹操直接就与荀悦唱了反调。 然后,俩人就直接当着刘协的面吵了起来。 再然后所有的文武群臣全都加入到了这场大吵架之中,几乎所有的文臣都坚定的认为此事可谈,没必要让天子亲自去冒这个险而已。 而所有的武将又都坚定的认为现在胜机已经有九成了,谈个鸡毛干就完了。 事实上就连刘协都明白,这俩人关注的根本就不是伤亡,反而是战功的分配问题。 国家要大规模普及蒸汽机,要大规模修建铁路,这就面临一个盐铁合营的问题。 理论上,尚书台直营企业拥有百分之百的国有控股权,但是有功的将士可以用自己的功勋来置换这些股份。 虽说现在朝廷严格限制了关内侯以上的爵位封赏,但这么大规模的战役打下来,总还是会出现几个新秀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