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后话-《浊世砺行》
第(2/3)页
。。。。。。
二月里,洛阳城春光明媚,暖煦怡人。
洛阳宫里,天子元子攸的心情也一日胜过一日。好消息接踵而至---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上表愿奉王化,正集结兵马,不日就要东渡入晋,剑指尔朱氏的老巢秀容川;河北高欢资助洛阳的第一批钱粮已然秘密起运,只待偷过刘灵助所在的相州(州治邺城)地界,便可安全渡河,直抵洛阳;河北大使高乾有奏,言不负天子重托,已齐集三千渤海义勇男儿,万事俱备,随时可以起兵;东南道里,元悦连打了两个胜仗,几乎就要逼近彭城,尔朱仲远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河南诸州诸郡纷纷送来钱粮人马,司隶已打开府库,大肆征召兵马。。。
形势一片大好,天子在内,突然人人都飘了起来。
而今朝中最为炙手可热的平阳王元修力主出兵,且兵分两路,一路北伐尔朱兆与尔朱氏隆,一路东征尔朱仲远,元子攸几乎就要答应了下来。还是临淮王元彧极力劝阻,说是洛阳兵马尚且不足,且多为新兵,战力堪虞,不可轻进。两下里都有不少臣属支持,谁也劝不服谁。
一场激烈争论下来,天子元子攸决定折衷:
以荥阳公、辅国将军郑先护为主将,深泽县公、镇东将军斛斯椿为辅,起兵两万,借尔朱仲远与元悦缠斗之机,东进讨伐尔朱仲远,此所谓“先断尔朱氏一臂”也。
催促纥豆陵步蕃进兵尔朱兆后路,使之顾此失彼;更令城阳王元徽统率洛阳老兵八千,又调辎重器杖无算,渡河至北中城固守,以防尔朱兆与尔朱世隆南下偷袭。
洛阳这里,加紧招兵练兵,只待时机一到,当宣召天下,共讨逆贼。
。。。。。。
时局大变,一直懒洋洋待在晋阳城里的尔朱兆闻讯大怒,戟指南方:“本是碍着冬日难行,这才暂缓南下,不想你元子攸反倒咄咄逼人起来。你既求个速死,我岂能不遂了你的心愿?”当下喝令齐集三军,不日南下。
正待起兵,孰料突然来报,说是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率领铁骑上万,渡过黄河,已入晋地,打的乃是“奉旨讨贼”的旗号。且并、肆、汾、朔、建。。。诸州皆见乱民四起,也都自称“勤王讨贼”。
尔朱兆气个七窍生烟,眼见得内忧外患并起,一时无计,也不敢贸然南下。便在这时,尔朱世隆又遣使而至,说是有奇计一条,可安四方。
尔朱兆再是看不起尔朱世隆,也知大家伙实乃一条绳索上的蚂蚱,此时此刻,实无谓再行内争,于是点头首肯。
不久之后,晋阳尔朱兆、长子尔朱世隆、以及朔州尔朱度律,几个尔朱氏大佬齐集晋阳,共商大计。
尔朱度律道:“如今天下皆言我几个为逆贼,以致四方纷扰不息,令我等疲于应付,如之奈何?”他坐镇朔州,临近北境,治下叛乱最烈,早是一个头两个大。
“正为此事而来!”尔朱兆早是急不可耐,对着尔朱世隆叫道:“乐平公!你说胸有奇计,何不快快说来?”
“倒也简单。”尔朱世隆洋洋得意:“此事全因元子攸而起,他是方今天子,既是他斥我几个为逆贼,天下怎不盲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