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苏绰-《浊世砺行》


    第(2/3)页

    由此苏绰入了宇文泰的法眼,先擢为著作佐郎。

    其后不久,宇文泰陪着皇帝元宝炬及一众西魏公卿泛舟沧池时,见潭中正有一座葱葱郁郁的小岛,景致颇佳。元宝炬便问此岛何名,结果无人知晓。这时宇文泰心中一动,乃特意唤人去喊了苏绰来一问。苏绰果然学识渊博,当即答道:“此渐台也。汉末更始帝(即刘玄,东汉光武帝刘秀之族兄)兵从宣平门入,王莽走投无路,逃至渐台之上,即在此台为众兵所杀。”此言一出,自是博得一片交口称赞。

    宇文泰既是得意,又作欢喜,乃再为拔擢,以苏绰为大行台郎中。

    苏绰不负宇文泰厚望,很快创立了一套行台府公文样式与流制,一扫先前文录工作杂乱无章的境况。他于户赋一道尤有心得,首创以红、黑两色分别记录支出及收入的记账法,记账效率成倍提高。又有会计法、户籍法问世,无不令人为之惊叹。

    此外宇文泰问计询策时,苏绰必是应答如流。总而言之,举凡大行台府诸般疑难,但至苏绰手中,总为迎刃而解。

    宇文泰再三赞叹:“令绰之才天下难求,吾台中之政事,当尽数付之。”

    自打元欣封为西朝太傅后,大行台尚书左丞的位置便一直空缺着。宇文泰不作犹豫,拜苏绰为关西大行台尚书左丞。

    苏绰一年之内连跳数级,如今他在大行台府中的位次,仅次于大行台尚书左仆射裴果与大行台尚书右仆射寇洛,犹在大行台右丞赫连达之上。这里头裴果平日里皆在华州,寇洛又不大管事,是故宇文泰所说的“台中政事,尽数付之”,实在是没有半点虚言。

    这样一位厉害人物,今儿个居然学了那些个碌碌无为之徒,硬是躲在人群后头不出,宇文泰如何能放过了他?

    苏绰施施然走到宇文泰跟前,好是作了一揖,直起身来,张口第一句却是:“丞相,而今旱灾经年,府库几为一空。苏绰虽是于赋算一道有些小伎,可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事。。。苏绰也想不出甚法子来呵。”

    宇文泰脸色一沉,差点就喝骂出来,转念一想,突然又扬起嘴角,轻笑着道:“偌大个关西之地,数百上千万百姓居此,就是再难,来年的日子总还是要过。既是府库枯竭,不外乎开源与节流两个法子。。。”说到这里他停顿了半晌,接着忽然拔高声响,喝道:“当以开源为重!我意,关西之地凡豪族贵家,皆征年收五成,以度时艰!”

    “不可!”苏绰豁然色变,急忙叫道:“豪族贵家,虽。。。虽是不乏侵吞土地、私畜人口之举,然则如今东贼虎视眈眈,丞相若行如此横征,豪族贵家必生反心。如此,关中基柱亦要动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