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65章 殿试-《诸天谍影》


    第(1/3)页

    第65章  殿试

    书房中,黄尚放下《正一经》,再度取出禳命宫破败符,灌注浩然正气。

    上面龙飞凤舞的字体缓缓亮起,却没有被完全激发,一股玄奥的力量涌动,让黄尚得以感悟。

    如果道士看到,保证要继许峰的“真乃神人也”和无缺的“恐怖如斯”,发出第三种惊叹。

    入门太快了。

    其实这没什么可惊异的。

    毕竟第一桶金最难赚取,轮回者从无星级到一星级的过程,是最为艰难的。

    进入星级,代表着有了相对完整的修炼体系,再学习其他,自然要容易许多。

    当然,也要看契合性。

    比如现在如果有个西方魔幻的强化体系,黄尚恐怕也学不会。

    后世科举,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

    “如今的文气,是很分散的,一部分弥漫于天地之间,一部分附于文采学识高的士子身上,另一部分则在被祭拜的孔圣雕像内。”

    三月初。

    相信给黄裳重来一次的机会,他指不定就对《道藏》敬而远之了。

    ……

    虽然时势造英雄,黄裳奉命去修道藏的时候,不会知道后来能从那些典籍中,悟出绝世神功,而且福兮祸所伏,如果没有绝世神功,黄裳也不会与明教相争,最终落得全家被灭门的凄惨下场。

    不是什么将儒家道家结合起来练,那是天方夜谭,初学者敢这么干保证死得很惨,他研究的是一种被道家很是排斥的技巧——

    黄尚摇了摇头,放平心态,重新沉浸在各家经典中。

    但是为了避免意外,内侍们依旧一丝不苟地完成。

    当然,幸好李寻欢生得晚,小李探多好听,小李榜眼就笑死个人了。

    这其实就是两个根本不挨着的称呼,但在后人听起来,就会觉得好生古怪。

    宫门缓缓开启。

    但在东方世界的修炼体系中,最具体现性的,则是道家,文气反倒小众了。

    但天赋摆在那里,黄尚通过博览道士收集的道家经典,不仅是道家入门,连儒家也有不小的收获。

    那类操作,与其说是请神,不如说是请妖,请鬼。

    宋朝的儒家,包罗万象,本来就包容了不少佛道理论,触类旁通起来,更加方便。

    不过他没有一味依赖儒家,入门后又将儒道夹杂进来的观念剥离,形成纯粹的道家世界观。

    至于探,最初是唐朝进士高中后,在曲江宴上,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要去园中摘,回来后给所有进士插上,这个人就叫探。

    正因为儒道大盛,人人以读书为最强出路,祭拜孔圣,崇尚儒道,才有了京城国子监浓郁至极的文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