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蚩尤听着,脸色却渐渐不耐,最后更是呵斥道:“何方异法,敢来惑我,看杀!” 黄尚收回目光,从区区一个机关器械中,一场绵延千年的布局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蚩尤得手后则在空中翻身,甩动着手中利刃,一蓬血洒向大地,犹如一只伸展双翅的苍鹰,狂啸一声:“杀!” 更何况现在天机有了变化,万一千年之后兴盛的机会不至,那岂不是白等? 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蜡黄的脸上出现了苍白,眼睁睁地看着天乱坠,地涌金莲,彼此消融。 两位教主虽然不断愈合破裂,拼命的保持住循环往复,可在这种与天地抗衡的关头,他们还是涌起了一股绝望。 他们对于东方之地是极为渴望,希望传下道统,发展信徒,壮大教派。 双方的交锋看似金光宝焰,不见杀伐争斗,实际上极为凶险,一旦失败那就是身心的完全臣服。 两道光辉在云海中奔流,在雷霆中洗练,在地穴中汇聚,在万物生命中温养,在红尘意念中冲刷…… 东方地界,灵气浓郁,绝境较少,因为有不周山耸立,可通天界,天界的灵气也从上面灌输而下,滋润着大地,人杰地灵,天材地宝层出不穷。 孔雀又情不自禁地投入进去。 以孔雀为中心的百丈空间,已是化作一个独特的洞天。 这一下看似不带丝毫烟火气息,实则是混元大罗的一击,蕴含无量神通,无上妙法。 “等等!” 对杀人烦躁,对于蚩尤而言,是十分罕见的。 天界是神道的绝对地盘,仙道想要不被神道束缚,就得在下界占据信仰,因此下界的正统之位极为重要。 他和鸿钧教主是大道化身级别,下面就是混元大罗金仙,也即是东方三清,西方双圣。 对于这个时代,祭司的作用不在族长之下,当老祭司无头的身躯带着血栽倒下来,敌人顿时恐惧惊呼,犹如一盘散沙,四散逃亡。 无穷精妙之法涌入心间,孔雀开始自言自语道:“我杀性过重,不若皈依西方,同赴莲台会,得成大道……” “这不欺负老实人么~” 净土内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两者交锋的痕迹,起初孔雀还震惊于这个洞天竟有如此神威,但很快就如痴如醉的沉浸进去。 临死前的呐喊声响彻夜空,婴孩的大哭声凄厉回响,蚩尤侧目,就见不远处,一位几岁大的孩子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哭喊。 可惜迟了,刚刚还顾盼生威不可一世的孔雀,一头猛地撞在无形的壁障上,头晕眼,哀声长叫,作茧自缚。 这是对方部落的祭司。 怪不得父神要下达那个旨意…… 于是乎,那金光莲尚未到他面前,纷纷枯萎凋零,根本没有半分威力。 西方极乐无穷法,俱是莲一化身。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天帝就不可逆! 这位正是原剧情里化身为商朝守将的孔宣,也是这个世界的孔雀大明王菩萨,阿弥陀佛的佛母,可谓大乘佛教的关键存在。 不过从这些机关最深层次的结构中,黄尚却窥出了一丝重要的因果。 封神世界比起西游的四大部洲要更辽阔,说是西方,并不在西牛贺洲的地方,而是更远。 除非大道化身! 因果由此而成。 他立于莲台上,向后退去,但声音却直入心灵,声色秘闻,无常诸法,竟似深深刻入九黎族的血脉一般。 即便是修行者,想要抵达那个遥远的地方,都要飞行无数时日,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于天帝而言,呼吸之间就能抵达。 学习使它沉迷。 然而在清脆的女童声音里面,孔雀一次又一次的沉沦,一次又一次的唤醒,逐渐抵抗住了净土和佛法的侵蚀,愣是不臣服。 到了混元大罗金仙,就是历万劫不磨之体,可以重开地水风火,再创一个会元,但他们依旧要听从大道,受限大道,不得有半分违逆。 千千璎珞无穷妙,万万祥光逐次生,接引道人催动十二品莲台,绝不仅仅是攻敌,更从道法层面度化。 不仅是辉光,更是一呼一吸间,仿佛与天地同步同调,横跨寰宇的神通。 山的那头,海的那头。 黄尚带着龙吉和孔雀离开了,只留下两位浮想联翩的混元教主,不断推演。 最后,连整个大道都仿佛按落下来。 然而一路追赶,竟然都追不上,直到从东方追来西边,才终于找到了踪迹。 黄尚微微颔首,予以赞许,但依旧是轻描淡写地抬起了手掌。 不过他们并不放弃,十二品莲台旋动,裂缝愈合,予以恢复,同时七宝妙树光芒冲刷,无边无际。 而西方教如今的势力,本就不及此时的三教,再加上探查天机,西方教未到大兴之时,因此接引道人只是略加试探巫族,埋下因果,就飘然离去。 “逐鹿中原之战,都在落子。” 通过交锋,他们已经知道了来者是谁,本以为是鸿钧道人,还要彰显一下西方教的骨气的,但鸿钧显然不是这个风格,那么唯有天地共主,昊天上帝,才有如此威仪! 如此一来,它的力量逸散,终究被纳入净土之中,此消彼长之下,那金光如涛涛无尽,横无际涯的大海,将它包裹在中央。 他们已是混元大罗,一教教主,还有谁能凌驾于其上? 好事啊!如果能早早发达,谁愿意等待千年? 接引道人微微摇头,也不强逼:“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失此机缘,九黎当败,待千年后再争中原……” 现在亦是如此,面对十二品金莲和七宝妙树的围攻,黄尚平静地抬起一只手,经纬分明的掌纹开始变化,上应天穹星象,修改命运轨迹,一时间竟是压制住了西方教的气数。 他们不希望与那来者交锋,但孔雀实在不容有失,否则未来的佛教将气数大削,接引道人屁股底下现出一座白色莲台来,有十二瓣,散发出阵阵异香,一道佛光升起,主动迎上五色神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