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第991章 上应天帝,下指人皇-《诸天谍影》


    第(3/3)页

    黄尚、滕玲、夜王等六人,化作六道隐秘的星光下坠,在源力的包裹中,避开了世界意志的关注,循着天机变动的缝隙,悄咪咪地进入世界。

    落一子,动全局。

    宽阔的大厅正中,舞姬翩翩起舞,乐奴在两侧的钟鼓上敲击出悦耳的节奏,身姿曼妙的侍女把丰盛的酒食逐一端上。

    说来容易,做起来可是相当困难,因为微子启不仅受到这个世界气息的保护,还有朝歌国运的庇护。

    那是一场无比艰难的对决,双方的兵力太过悬殊,轩辕部落的善战之士不足五万,要面对的却是二十倍的敌人,几乎看不到胜算。

    到时候,轮回者进入诸天世界,将拥有着剧情身份,不再需要从零开始。

    黄帝则伐木构材,种田养民,徐徐图之,同时招募人才,有仓颉造文字,有伶伦分音阶,有隶首制度量,以文明火种,引各族投奔,与九黎抗衡。

    这个组合神技一出,别说微子启,即便是殷商的护国图腾玄鸟,都变得漏洞百出,他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封锁,将微子启捏一捏,变成了一个圆滚滚的限量版皮肤。

    黄尚让他们自己内部讨论,在经过一番利益交换后,最后有五位七星级神魔,与他一起首批神降。

    决定好人选后,黄尚依旧没有急于降临,取出契约,交给每个人。

    无论是自我安慰,还是失败者的最后一搏,一众大王子党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怎样才能击败东夷。

    众神魔顿时刮目相看。

    他与驻地皇城融合,启动全部力量,化作一道光,悄无声息打入了微子启的体内。

    上应天帝,下指人皇!

    现在神降计划是属于高端神魔才能实施的,尚未普及,但等到下个轮回开启,这种神降恐怕就会成为常规了。

    此时每个人身前一座小鼎,呼噜噜吃得痛快,好似火锅一般,有侍女持木箸,把鲜嫩的肉片夹出,放入盛满调味料的碟中。

    她冷声道:“那你被抓住了,我们岂不是都要陪葬?”

    看似来得很快,但这群臣子看过来的目光中,都透出幽怨。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一静,微子启的一众狐朋狗友,看向这位大皇子的眼神,跟看神经病似的。

    凡俗再度公平竞争,黄帝终斩蚩尤,九黎族败退入东方大山中,苟延残喘,百族敬服,纷纷投入人族麾下,人族受天地认可,成下界正统。

    此女名叫滕玲,也是七星级巅峰的强者,创建过一个组织七秀阁,专门招收女性强者,与龙后关系极差,帝主曾经招揽过她,却性情高傲,不愿意加入赏金工会,最后和素心、战疯子等人一起,成为了神魔里的中立成员。

    于是乎关于皇位,朝内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微子启年长稳重,另一派则认为寿王年纪虽小,但按礼典是嫡子,该继承大宝。

    从那一刻起,大战逆转,虽然人族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已然占据上风。

    在历史上,商朝的食器就有了碗碟,材质除了青铜,还有玉器、漆器和白陶等等,只是青铜所制最为精致,后面几样显得略微粗糙,工艺还不足,所以青铜才是盛放主食的器具,以鼎为多,被称为鼎食。

    他们可没有万能卡的人物列表,轻而易举地获得化身,只能是笨办法,偷偷接近,以源力的洞察渗透效果,进行神降。

    可轩辕部落占据地利,以披荆斩棘,浴血奋战的不屈信念,消灭了数倍于己方的敌人,最终硬生生撑到敌军联盟崩溃,山族、泽族、海族等数十盟友族部都不愿再死伤自己的战士帮助九黎,只剩下刑天族坚定不移。

    为了不被未来的皇帝忌惮,他干脆变得放浪形骸。

    黄尚目光变得更冷:“你们的使命,本来就是要保护身为首脑的我,关键时刻,牺牲小你,成全大我,在所不惜!”

    “殿下,东夷乃巫蛮后裔,信奉兵主蚩尤,屡屡犯我大商境内,实力不能小视。”

    一位熬过了两代君王的合格皇家子而已,不足以改变天下大局。

    他们现在都快被排斥在政权中心外了,你才突然醒悟,要争兵权?

    黄尚淡淡地道:“原因我已经解释过了,不能因为个别的暴露,牵连到全部,宁可误伤,也要完成主神殿交给我们的任务!”

    其中有老熟人夜王。

    黄尚突然放下筷子。

    后来他将这良好传统延续到了周朝时期,周武王还没打进来呢,就行了法国军礼,周武王大悦,周朝成立后,分封诸侯国,微子启也是诸侯之一,是宋国的开国者,春秋五霸宋襄公的始祖。

    微子启变成了一套皮肤,套上去后,就获得了剧情人物的身份、记忆和能力,而将皮肤取下来,依旧是两个单独的个体。

    不过此时黄尚不禁使用了大量的源力,还使出了在上个融合世界领悟的生命洞察。

    主神殿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不可匹敌。

    然后开始选择目标。

    微子启整日在府邸里开办火锅大会,那味道让周围群众受不了了,边流口水边嘲笑,俨然成了朝歌一景。

    好在黄尚只是戏瘾发作,随时随地维持着角色的代入一样,最后自然是点头,给众臣吃了一颗定心丸:“且看孤驱逐九夷,立下赫赫战功!”

    ……

    与此同时,寿王府中。

    正在举着大鼎撸铁的寿王,对于身后老臣的劝告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让子启去讨东夷,等他败阵滚回来,孤再一举伐之,哈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