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在陈村的最后一夜-《铁肩柔情》
第(2/3)页
如果说,自行车在当时的国内是稀罕物,那手表在当时的国内,简直就是大熊猫那样的珍贵级别,常人连见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这样的精密东西,在当地又哪有人会修?
习惯了掌握精确时间的人,当然就不习惯没有时间看的日子,所以,沮丧的老人就把这事告诉了何晓军,想向他这个冒牌的省城来人,打听省城哪里有手表卖,他想托人卖一只新的回来,让他告别那没有时间看日子。
何晓军听了陈池老人的诉说之后,迟疑了一下,对老人说:手表的原理他慬一些,如果老人放心,就让他给看看。
如果在前世,何晓军会毫不犹豫地就向老人要过手表拆开看看。但在当代,手表成了可遇而不可求之物,就是卖了他,可能也弄不来一只手表,所以,何晓军迟疑了。
反正手表都已经坏了,让何晓军修,最坏的结果,充其量也不过是让手表更坏一些,所以,老人也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就把手表交给了何晓军。
接过了那只罢工的手表,何晓军费了一些工夫做了一个特制的卡具,拧开了手表的盖子后,研究了一会,然后向阿梅她们要来了一枚绣花针,拨弄了几下,手表就神奇地复工了。
见到了何晓军在须臾间就把这个国内绝对稀罕的物件修好,老人望他的眼光,就像望外星怪物似。
通过了这两次对当代稀罕物的修理之后,陈池老人对何晓军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的他本领不是普遍的料,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不是吗?就是他凭修车和修表这两门的技艺,在省城那样的大地方,肯定就会找到一份高薪的职位。
而且,在社会上打滚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还从何晓军与自己的相处中,看出了这个小伙子见识和认知的不凡。虽然在两人平时的谈话,何晓军多是旁听,但他所说的每一个观点,都是那般的透彻,每一句的话,都从来就没有废话,这些,都显露出了这个小伙子的不凡。
现在,再听了何晓军那周详的生意计划之后,老人对他惊心之余,也极为欣赏,同时生出了想更深入了解这位让他好奇的年轻人的念头,所以,他决定帮一把这个他欣赏的年轻人,顺便深入对他的了解。
陈池老人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向何晓军提出了由他出资,何晓军出力,两人合作开一家上规模酒楼的提议。
沉吟了片刻的何晓军,婉拒了老人的提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