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云没想到徐盛举荐周瑜就算了,竟然还举荐张飞。 他不动声色问道:“这两位有何善功,令你举荐?” 徐盛道:“周公瑾身死之后,并未进入地府,而是受到人们的祭祀,他受到香火加持成神,虽然苦于没有被正式册封,但从未有过为非作歹,一直保佑当地风调雨顺,至于张翼德亦是如此,他防治瘟疫、保佑风调雨顺,还帮助蒙受不白之冤的人昭雪,故而,属下想要推荐这两人。” 陈云与关二爷关系甚好,张飞作为其兄弟,在没有犯大罪的前提下,提拔成城隍没问题。 至于周瑜,他对这个历史名人其实很感兴趣。 如果对方当真死后做了不少善事,封为城隍倒也不是不可以。 想到这,他没有立刻回徐盛的话,而是感应着过去,推演张飞和周瑜成为野神以后做的一切事迹。 片刻后,陈云已经探知到两人的过往所做之事,确实和徐盛所说没差别。 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论周瑜,还是张飞,经过那么多年香火加持,拥有了不错的神力,修为相若于地仙境。 另外,这两人成为野神之后所做的那些事,全都和城隍职责非常相似。 可以这么说,这两人就是“业务”熟练的城隍爷最佳人员。 也确实,在历史记载中,周瑜和张飞都成为城隍神过。 尤其是张飞,之后更是一路升官,从城隍神成为了阴阳两界大巡环使,管三界中所有的不平之事,这也很符合他嫉恶如仇的性格,只是到了现代社会以后,他位奉神灵的事也逐渐被其他崛起的神明所淹没,最终消失遗忘在时间洪流之中。 陈云探知到两人过往事迹以后,缓声道:“既然这两人香火成神后,善功颇丰,又被你举荐,那我就册封周瑜周公瑾与张飞张翼德为城隍神。” 他金口玉言,话一经嘴里说出,立刻化作两道红光,朝着两个不同方向激射而去。 不一会儿的时间,张飞和周瑜也急忙赶了过来,跪倒在地行礼。 随后,又有一众原先的城隍举荐了一些人。 陈云分别查看了这些人以往。 有问题的直接剔除,没有问题的当场封神。 主要现在人手太少了,他只能这样选择,否则肯定会慢慢挑选。 大约忙了小半个晚上,城隍的队伍已经扩增到一千多。 随后,陈云将自己手底下的属神与神兵神将,全都册封为城隍神。 比如王恶被封为了湘阴的城隍。 又比如纪信被封为了天水城的城隍。 还有秦良、崔明等等,全都册封在各地。 陈云曾经答应过纪信与一众神兵神将,要给他们谋阴差的差使,这城隍神的职位绝对比阴差高,如今他一番册封下来,也算是兑现诺言了。 此时,城隍神数量来到了三四千之多。 别看数量这么多,实际上对于诸天万界而言,这个数字压根不值一提。 陈云倒是也想快点让诸天万界都有城隍神,只不过这不是没人收么。 他知道这种事急不来,今晚肯定无法让册封那么多的城隍神,回头留给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这尊化身慢慢处理就是。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陈云册封了三四千城隍神之后,缓声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城隍神自然也有城隍神的规矩,以后城隍分为都城隍、府城隍、州城隍与县城隍,再往下的土地,则由县城隍统一管理,都城隍正一品,副职则为正二品,府城隍正三品,州城隍正四品,县城隍正五品,再往下虽可设城隍,但品级为六品到十二品,并且不计入正式城隍神的行列。” “谨遵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大帝法旨。” “谨遵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大帝法旨。” 一众城隍连忙回答。 陈云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道:“所有城隍皆配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从神,另根据品级的不同设三司、六司,乃至廿四司或卅六司,阴兵数量从三千到百万不等,望汝等能够秉承浩然正气,纲纪严明,护国庇民,节义文章,汝等须记得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此言。” 一众城隍神再次口称“谨遵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大帝法旨”。 末了,陈云大手一挥道:“以后城隍之事,还望诸位多多费心,贫道去也。” 言罢,他本尊离去,只留下谨遵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留守神宫,处理一切城隍之事。 …… 汴京城外有个叫王进的青年人,是个孤儿。 他身高体阔,长得豹头环眼,满脸胡须。 虽面相极为凶恶,但却有颗匡扶正义之心,好打抱不平。 王进手臂能使千斤力,加之从小练武,有十分本事。 他家贫,只有一间破烂祖屋,和几亩薄田,勉强度日。 因时局不稳,流寇作乱。 曾有一次,王进与进村抢劫的十几个匪寇相遇。 他全歼流匪,脸上也被土匪留下一个大大的刀疤,面相更为凶恶。 王进没什么朋友,只和自己邻居一个叫张岩的时常相聚。 两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甚好,也都好酒。 这一天,王进又和儿时好友小酌了几杯,回到家已至傍晚。 因天热,王进便拿了一条竹椅,在自家院子里乘凉。 慢慢的,醉酒的王进睡意朦胧。 在半醉半醒的时候,王进忽然听见有人呼唤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