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烛山神人-《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2/3)页
李平安瞥了唐英一眼,毫不掩饰的说道:“包括你……世上反目的师徒父子不知凡几,错非生死当前,谁又知晓真假?”
唐英默然无语,从小看着父母相濡以沫,自知比不上。
“父亲放心,母亲赐孩儿骨肉性命,纵使还回去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李平安抿了口茶,微微摇头没有解释。
当年收养唐英不图任何回报,包括养老孝顺之类,毕竟武道宗师寿命悠长,究竟谁送走谁还不一定呢!
数日后。
李平安重病痊愈,换上官服走出房门。
正阳春三月,春花渐次醒,院子里两株桃花绚烂芬芳。
这不是悬笔胡同的院子,而是唐英在附近买的院子,自从李平安请了病假,就住在这里,免得唐英落得不孝名声。
“孙儿拜见爷爷。”
说话的是个十一二岁少年郎,模样俊俏,身姿挺拔,微微躬身拱手行礼。
少年郎身后跟着个孩童,四五岁,胖嘟嘟,粉嫩嫩,跟着兄长行礼,说话声有些不清楚。
李平安笑道:“成儿没去读书?”
少年郎是唐英的大儿子唐文成,孩童是二儿子唐文宣,这些年李平安醉心读书,所以爷孙并不亲近。
唐文成回答道:“孙儿在学堂请了假,送爷爷去藏书阁当值。”
“那走吧。”
李平安立刻明白,这是唐英特意安排,让爷孙俩多多接触增进感情。
于公是孝顺父亲,于私是为儿子铺路。
家中奴仆已经准备好车马,李平安先上去,唐文成随后跟上,年幼的弟弟则由侍女领着回母亲住处。
马车辘辘前行,车上气氛颇为沉闷。
“书读的怎么样?”
“还行。”
“平日里考试成绩呢?”
“中上。”
三五句之后,再无其他闲话,一老一少完全不似祖孙。
李平安不愿与后辈多牵扯,自个儿身上因果太重,沾多了不是好事。
唐文成则有些敬畏,总觉得爷爷身上杀气重,不像是普通读书人,想开口又有些胆怯。
马车到了藏书阁门外,唐文成先下车,然后搀扶李平安下来。
“爷爷,孙儿让车夫在外面等着您下值。”
“不用等我了,下值回悬笔胡同。”
李平安拍了拍孙子肩膀:“别听你爹娘的,我这老家伙什么都给不了伱,反而会带来成堆的麻烦。”
唐文成沉声道:“爷爷若有麻烦,孙儿定尽心竭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