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言点头道:“您跟李老、王老师他们商量得怎么样?” “你真的想好了要来《燕京文艺》?” “想好了!” “其实相比于我们编辑部,你可以有更好的去处。”周雁茹说,“就凭《牧马人》,完全能进文化馆,而且是固定工,如果文化馆不想去,就再写出几篇像《牧马人》这样质量的作品,未必就不能被招进作协当专业作家。” “可是,我就是对文学编辑感兴趣。” 方言假如不知道合同工能转正,或许会动摇一下,然而现在,一点儿也不带犹豫。 毕竟,进文化馆、当专业作家再好,但鬼知道是什么时候,他现在的目标是招工回城。 《燕京文艺》的合同工,就能让他回来! “不改了?” “绝对不改!” “那好。” 周雁茹看到他的表态,脸色突然变得严肃,“现在,方言同志,我正式通知你,经我们集体讨论之后一致同意,招收你为《燕京文艺》编辑部的合同工,为期一年,一年一续……” “谢谢周老师!” 方言兴奋地站了起来,编制,到手! “不要谢我,组织栽培,个人表现。” 周雁茹把手压了压,示意坐下。 方言强压下心里的激动,就听到她说合同工的各种细节,比如工资福利待遇的标准。 就像如今的国企,一种是熟练工,一种是学徒工,上班第一年,就是“学徒工”。 月工资一般在18元到22元左右,等到三年学了技术转正后,起级工资才会到36元。 然后就是熬工龄,好多年涨一次工资。 每涨一次,多几块钱。 当然这是工人,编辑转正不用这么久。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到时候,等社里申请的指标下来之后,就可以给你办理转正,成为我们的正式一员。” 周雁茹拿出了准备好的招工表。 方言没有急着填,而是问什么时候入职? “要等到该走的程序都走完。” 周雁茹说年前办好,让他年后来上班。 “我明白了,谢谢周老师。” 方言提笔,认真填写。 “你慢慢填吧。” 周雁茹笑道,“哪里不懂的,可以问我。” 然后喝了口水,“这两天你要准备一下,《文艺报》要对你,还有我们编辑部做一个采访,主题是‘反思文学’。” 配合,你要我怎么配合,就怎么配合! 方言咧着嘴,笑得要多灿烂有多灿烂。 之后的两天,《牧马人》宣传一波接着一波,各大文学选刊密切关注、积极转载评论。 《文艺报》一连三天,就连编辑部主任也上阵,用“沐阳”的笔名发表评论文章,《在严峻的生活面前——读方言的小说之后》。 文坛老将们,也开始提携晚辈。 《爱国主义的赞歌——丁铃等评〈牧马人〉》、《质朴的美的开掘——漫评方言的小说〈牧马人〉》、《谈〈牧马人〉与反思文学》…… 在各大报刊推波助澜下,方言火了,“反思文学”的概念也火了,都随着《牧马人》从燕京火到大江南北,在全国火了一把。 还有《燕京文艺》,销量暴涨,特别是在四九城。 人们争先抢购、传阅,一本难求。 一时之间,燕京纸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