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红噗嗤一笑。 方言咳嗽了声,“没错,眼前有件比我娶媳妇更重要的事,姐,你还想不想考大学?” 方红一愣,“考大学?” 方言一本正经道:“我知道你的梦想是考大学,以前是没办法,家里需要你挣工资撑着,但现在不一样,我能替你分担这个担子。” “我……我……我还是算了吧。” 方红眼里一亮,但很快黯淡。 “你是不是担心我们?” 杨霞安慰道:“别担心,岩子上班了,也能替家里挣钱,何况还有这么多稿费,咱们家现在有这个条件,只要你想的话,妈支持你。” “我都多少年没翻课本了。” 方红无奈地摇头失笑。 “姐,没事,你看建军连续落榜三年,那小子不也照样在考吗,多有毅力。”方言劝道,“慢慢来,你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你忘了,我马上要24岁了。” 方红没好气地白了眼。 方言拍了下额头,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1980年之前,高考刚刚恢复,年龄放宽到了30岁,但之后,对年龄要求又收紧了。 只有25岁以下未婚的人,才可以参加高考,这项政策一直执行到千禧年才废除。 “年龄倒是次要的,关键我在工厂里呆了这么多年,也呆惯了。” 方红笑容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方言道:“姐,挂面厂只是个小世界,外面的世界那么大,等你考上大学……” “算了,我现在有你这个大作家弟弟,就很光荣、很满足了,高考不高考的,算了。” 方红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再劝。 杨霞皱着眉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姐,高考你不想参加,那么夜大呢?” 方言冷不丁地问道。 “夜大?” 方红一怔。 “报纸上都登了。” 方言在讲习所的这段日子,也是每天看报纸,就在前不久,教育部门要求各地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也就是夜校。 像燕京的第一所区办业余大学,“红旗夜大”,已经恢复招生,夜大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 方红脸上重新燃起希望。 “姐,学费、学杂费,我给你报销!” 方言拍了拍胸脯。 “一边呆着去,这钱还用不着你替我掏,挣了稿费就想上天啊!” 方红眼眶微红,激动地攥拳捶了下他。 “嘿嘿。” 方言咧嘴发笑,接下来就是把姐姐上夜校的事告诉韩跃民,一起进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