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一,休假。 方言趁着假期,去了趟沈霜家里,看到他们渐渐地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也就放下心。 接着按照预约的时间,登门拜访万佳宝。 复兴门外大街路南,有两栋一模一样的楼房,外墙都被粉刷成了统一的淡藕荷色。 方言站在门口,按响了其中一栋的门铃。 “你来的正是时候。” 万芳打开门,“刚刚爸爸还在念叨你呢。” 方言笑着说了几句客套话,走进屋内。 “爸爸已经在书房里等你了。” 万芳朝前带路,“跟我来吧。” 方言路过客厅的时候,余光里注意到一台大喇叭的留声机,边上放着一堆黑胶唱片。 万芳解释说这个留声机,万佳宝宝贝得不得了,没想到出了故障,只能请人上门来修。 “我还要等修理师傅,伱一个人进去吧。” 说话间,敲了敲门。 “咚咚咚。” 方言听到“请进”的声音,推门而入。 “来啦,坐吧。” 万佳宝指了指身旁的椅子,“在陕北呆了快有一个月吧,你在那里过得怎么样?” “很好!” 方言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尤其是《大秦之裂变》在陕北引发的轰动,就连坐火车回来的时候,随处可见捧着《人民文学》的乘客,都在看《大秦之裂变》。 “果然你去陕北,是个明智之举。” 万佳宝不禁感慨:“如果当时你留在燕京,《大秦之裂变》掀起的风浪,你是怎么躲也躲不开,没准啊,一个浪头就能把你掀翻。” “那现在?” 方言预料到会很凶险,但没想到这么凶险,果然,80年代的思想碰撞,非同凡响。 “理论、经济、法学,这些方方面面还不好说,但在文艺上,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 万佳宝说:“这还要多亏了沈兄,临终之前还特意给你的下部留了个文学评论……” “老师!” 方言想到沈雁氷的音容笑貌,不禁感动。 看到他眼眶微红,万佳宝欣慰道: “现在文艺界的形势发展于你有利,你也算是因祸得福,可能你没法直观地感受到。” “我就说一点吧。” 说话间,眼睛直直地盯着他看,“胡木桥、周杨等同志找到我,传达上面的指示精神,希望人艺能把《大秦之裂变》改编成话剧,像《于无声处》一样,成为一个标志。” “嘶。” 方言大为震惊,吸了口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