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白若雪和邱珮凝面面相觑。 “怎么可能去过,只在世界地图上看过。” 方言摆了摆手,“像个月牙。” “那这首‘贝加尔湖’该怎么唱?” “方老师,能不能唱几句?就几句好吗?” 白若雪、邱珮凝她们立刻来了兴致,就连韩跃民、英答等人也划着船,慢慢靠了过来。 盛情之下,方言清了清嗓子: “咳咳,就一段,献丑了。” “在我的怀里,在伱的眼里。” “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 “月光把爱恋,洒满了湖面……” “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 众人正听得入迷,沉醉其中,万万没想到歌声戛然而止,方言笑吟吟地说“就这么多”。 啊? 不是吧,方老师? 下面呢?下面又没有了! 白若雪、邱珮凝几人很是痛苦,来断章,诗歌来断章,到了歌曲,竟然也来断章? 只听了一半的她们,感觉心里痒痒的,仿佛有一百多個方言在身上爬,难受啊方老师! “没想到方老师不仅能文能舞,还这么会作词,这么会唱歌。”白若雪遗憾地叹了口气。 “方老师是诗人嘛,作词肯定不在话下。” “可惜全国优秀群众歌曲评奖已经结束了,要不然,我肯定投方老师一票。” “这歌真好听啊,下面真的没有了吗?” “………” 英答、萧峰等人赞不绝口。 看着方言笑而不语,邱珮凝双手捧着脸颊,轻声嘟囔:“如果能听他唱整首就好了。” “这首歌似乎比《山楂树》更适合……” 白若雪望向荡漾的湖面,秋波澹澹。 ……………… 9月30日,全国大学生话剧文艺汇演开幕前夕,全国各地的高校话剧队纷纷涌入燕京。 恰恰在这一天,《文艺报》刊登了方言关于梅兰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表演艺术体系的文章,立刻就在文艺界引发轰动。 与此同时,也在参赛的话剧队当中传开,师生视若珍宝,争相传阅,紧紧围绕着讨论。 中戏,作为华夏表演最高学府之一,从上到下,从老师到学生,自然报以最大的重视。 “明天就比赛了,我们赶紧再排练一次。” “不差这么一回,快看看这个!” “什么啊?” 李宝田被姜闻拉了过来,和陈道名他们一样,眼睛落在报纸上,就怎么也挪不开。 方言的文章只是浅谈,专业术语本就不多,经过万佳宝、封凤子等大佬们的润色,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普通人也能看得明白。 “讲得好啊,比那个孙惠柱的‘世界三大戏剧体系’靠谱多了!有理有据!” “我也觉得方老师归纳总结得好,什么戏剧体系,分明就是表演艺术。” 姜闻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那个下午。 “诶,我说。” 岳虹问:“如果按方老师的分法,我在这一出话剧里,算是表现派,还是方法派?” “咱们呐,都是表现派,燕大那帮人算体验派,本身就是知青,不然凭他们的演技,怎么能这么容易地驾驭《山楂树之恋》呢。” “如果《山楂树之恋》交给我们来演,这次全国文艺汇演,肯定能拿第一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