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优点我们要说,缺点也不能不关注。” 方言吹了吹冒着的热气,“这次评奖虽然我们力求客观公正,还是有不少明珠蒙尘。” “岩子说得没错,就比如说你吧。” 章守仁一本正经地举例。 谍战文学这一块评比,明明方言的《潜伏》、《听风》、《暗战》都应该入围获奖,但为了避免重复,虽然多部作品可以上榜,但只能给一个作品发奖,类似情况,比比皆是。 “我已经入选得够多了。” 方言露出无奈的笑脸,“要是再拿下去,整个文学奖的公平性可就毁于一旦了。” ”话不能这么说。” 田增翔说:“你的那些作品就该拿奖!” 章守仁也毫无异议,扫了眼获奖名单。 《山楂树之恋》作为突破文学禁区的爱情,必须荣登爱情题材的榜单! 《牧马人》作为掀起反思文学思潮的开山之作,怎么能缺席反思文学的榜单? 《大秦之裂变》哪怕不以改革文学的名义获奖,那也是历史文学的精品之作。 更别提因为错过了评选截止日期,没能进入乡土文学榜单的《那山那人那狗》。 “要不是岩子给拦着,他那首《热爱生命》也得上榜。” 田增翔语气里透着一丝遗憾。 方言呷了口水,“多一个,少一个,问题不大,颁给不配得奖的,才是大事。” 聊了一会儿,到了午饭时间。 众人从食堂打饭回来,正巧撞上张仲锷。 “《当代》、《燕京文学》它们怎么说?” 方言夹了块红烧肉。 张仲锷拿出铝饭盒,“它们自然是求之不得,已经答应颁奖那天派代表出席。” “那所有环节基本上都到位了。” 方言和田增翔他们相视一笑。 张仲锷说自己去的几家编辑部,没有一家不说《十月》的势头强劲,已经是全国文学期刊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尤其是举办了《十月》文学奖。 “他们这话没说错,不说影响力,就说说销量吧。” 田增翔此话一出,众人聊到了《十月》一整年的销售情况。 自从拿到正式的创刊号以来,销量一直是稳中有升。 在方言等编辑加入后,销售和订阅的数量涨幅都很明显,特别是用纸限制的解除,渐渐地释放出大型文学刊物应有的潜力,如今一期的销量都可以稳定在七十万册左右。 而像刊登了《人生》、《秋天的怀念》等足以引爆全国的那一期,更是累计突破了百万册。 一年6期,全年总销量达到了422万。 要知道像《华夏青年》这种半月刊,靠着持续发酵的人生大讨论,那一年的销量也才到395万。 “如果我们今年继续延续81年的这种势头,是不是有可能期期销量百万?” 田增翔环顾四周,不禁畅想。 “哈哈,期期百万,你也是太敢想了!” 张仲锷道:“去年《人生》那一期销量最高吧,最后到了多少?” “132万册,刚刚破了130万的大关,多印了3万册。” 章守仁叹了口气,“当时估算得过于乐观,得亏及时地停下来,要不然非得赔咯。” 突然间,一片安静。 张仲锷虽然当时戴罪在家,反省检讨,但也知道《十月》是为了能尽快地挽回《苦恋》风波的负面影响,整个编辑部非常浮躁。 被《人生》的火爆场面冲昏了头脑,才多印了这么多,结果滞销了,严重地打击到众人的积极性,直到《秋天的怀念》的横空出世,才有所好转。 “我觉得老田的这个目标还是有希望的。” 方言轻拍了下手,“只要我们能多多地挖掘好作者、好作品。” “就是,咱们《十月》可是有岩子啊!” 田增翔笑着和他勾肩搭背。 “不是我,是我们。” 方言扫了一圈,目光一一从张仲锷、章守仁、田增翔他们的脸上划过。 我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把《十月》抬到更高的高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