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石铁生喝口水:“人文社有创刊的意向?” 方言摇头的同时,脸上带着笑容,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 两人随后聊起了国内外的作家和文学,话题越来越发散,很快地引起一个路过青年的注意。 戴着眼镜,斯斯文文,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是个热爱文学的“男文青”。 “你们是记者吗?” “也不能说是记者……” 石铁生支支吾吾道。 男文青目光中充满炙热:“那就是杂志的编辑?” 石铁生看到方言笑而不语,眯了眯眼:“我不是,他是。” 岂料男文青并没有如他愿地纠缠方言,反倒是刨根问底:“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石铁生脸涨得通红,只能说自己是写点文章,能够拿点稿费。 方言捂着嘴憋笑,这个时候,搞文学创作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作家,更何况石铁生脸又薄。 别人一问起来,一个个满嘴跑火车。 也只有他,满腹的才华硬是被这个小问题给摁在了墙角。 龚樰扯了扯遮面的丝巾,低声提醒:“好了,你就别干看着了。” 方言笑了笑,替石铁生打圆场说:“他是编剧,写电影剧本的编剧。” “电影编剧!” 男文青对眼前的两人肃然起敬,正当要接着问的时候,乘务员推着小推车,及时出现。 “啤酒饮料矿泉水,香烟瓜子八宝粥,来,同志,让一让了哈……” “花生怎么卖啊?” 眼瞅着男文青很识趣地离开,方言掏钱给众人买了些花生,边吃边聊。 石铁生剥开花生,“岩子,你为什么说我是‘电影编剧’呢?” “你难道不是吗?” 方言笑道:“忘了你以前把自己的《没有太阳的角落》改编成电影的事了?” 石铁生一拍额头:“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以后别人再问起来,我就这么答!” 方言把花生米扔进嘴里,“咱们这趟的目的地是西影厂,你这编剧的身份也专业对口。” 此话一出,哄堂大笑起来,从车厢里传出了一阵接一阵的笑声。 ………… 距离陕北越近,石铁生的心反而越平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