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中央台。 黄一鹤火急火燎地敲开了台长办公室,如实地向王枫汇报昨天跟方言讨论有关春晚的一切。 “这个主题好!” 王枫激动地拍了下桌,“老黄,这个可比你之前那个搬到工人体育馆的方案高明多了!” 黄一鹤露出尴尬的笑容:“这都多亏了方老师在里头出谋画策。” 王枫道:“真不知道方老师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哪里来的这么多奇思妙想。” “也许跟他提出的‘寻根文学’有关吧。” 黄一鹤说,方言作为寻根派的扛把子,希望能把文化寻根的这股风潮带到春晚舞台上。 “这个主题,我相信广电的领导绝对说不出一个‘不’字。” 王枫感慨道:“像方老师这样的同志,如果能加入我们台,哪怕是调到广电系统,该有多好。” “咱们就别做白日梦了,人家是作家,又是文化系统的心头肉,怎么可能会割让给咱们台。” 黄一鹤摇头失笑道:“我在文代会的时候,听作协的老同志讲,方老师这回又要进步了。” 王枫幽幽道:“就算专职不行,转职也行啊。” “也晚啦,人早就被电影局预订了,担任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副主席。” 闲聊了会儿,两人把谈话的重点重新放在了1985年的春晚节目布置和安排之上。 “这些节目的制作和协调工作,就由在君大姐来协助你。” 王枫点了一根烟,“还有,老黄,方老师有没有跟你讲,他那两首歌的歌词什么时候能完成?” “《爱我中华》的歌词基本上已经写好了,另外一首,说是会在文代会期间创作出来。” “那作曲、演唱……” “方老师的意思是让我们先物色一批懂通俗音乐、流行音乐的作曲人。” 黄一鹤道:“等文代会闭幕式一结束,就会找个时间来台里一趟,和他们好好聊一聊作曲。” 王枫挑了挑眉,“通俗音乐?流行音乐?这恐怕不是谷健芬她们擅长的。” “我准备让王酩来推荐,他在央音专门办了个通俗音乐培训班,肯定认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 黄一鹤语气里透着十足的把握。 王枫颇为满意:“好,那就让他推荐一批,让方老师自己来挑!” ………… 第四届文代会落下帷幕的时候,已经到了11月底。 方言抽空来到中央台,就见黄一鹤早早地站在门口,显然是恭候多时。 “方老师,可把您给盼来了!” 彼此之间,互相寒暄,随后,黄一鹤把方言带到了小会议室。 里面坐着五个人,除了创作出《难忘今宵》的王酩以外,其他的都是他引荐的年轻音乐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