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红楼梦》荣禧堂里的对联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来源于胤礽的名对,‘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由此可以推断出,这里面的‘月’指的就是胤礽,秦可卿的原型自然就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被贾府的原型,曹家养在家中。” “那养在曹家的根据又是什么?” “这个嘛……” “说不出来了吧,这些完全是你的无端的猜想,根本就没有文献史料佐证,最可笑的就是把曹家说成太子党,历代考证,曹家效忠的都是康熙,怎么可能会是废太子一党!” 就在两边针锋相对的时候,冯木再也看不下去,把陷入癫狂的刘心午喊了过来。 “冯老。” “之前你不是一直都很想认识方言吗,他现在就在这儿,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真哒?!” 刘心午兴奋不已,尤其当面对面地和方言站在一起时,情绪更加激动。 “幸会,幸会!”方言明显能感觉到他握手的劲儿很大。 “方老师,能认识你简直是我的荣幸!” 刘心午道:“我非常喜欢你对《红楼梦》的那些解读,特别是那篇魔幻现实主义的文章。” 方言松开了手,“过奖了,一家之言,姑妄言之罢了。” “谦虚了不是!” 刘心午说,文坛里一直有传言,茅盾熟记《红楼梦》,随便抽取一章,他都能背诵下来,既然方言师从茅盾,这《红楼梦》的研究和解读,想必是有学派传承。 方言解释说:“家师虽然是茅公,但是我在《红楼梦》上的指导老师,其实是吴老。” 刘心午满脸错愕:“吴老!?” 方言点了点头,茅盾和吴组缃对《红楼梦》研究的方向和理论可大大不同。 然后意味深长道:“如果非要说二老的相同之处,恐怕只能是他们都是社会剖析派的一员,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份子,就像你和我一样,都擅长现实主义。” “方老师说得不错!” 一提到“现实主义”,刘心午两眼冒光,但很快就黯淡无光,“可惜现实主义已经没落了……” “这一点,我不敢苟同。”方言言辞凿凿道,“我始终觉得现实主义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