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妙!太妙了!就这么办!” 韩跃民眼前瞬间一亮,“我这就给李哥打电话,问他到底是投还是不投。” 就在此时,方红尖叫一声,一股疼痛感席卷而来,“我这肚子里的孙猴子又在闹腾了!” 眼看她呼吸急促,叫疼不住,龚樰惊慌道:“姐该不会是要生了吧?” “快快快,快送医院去!” 杨霞很有经验,指挥着有些慌神的韩跃民、方言等人,该开车的开车,该扶人的扶人。 没有出现丝毫手忙脚乱的情况,甚至临走之前,还不忘拜托苏雅这些左邻右舍帮忙看一下家。 众人把方红送到了协和医院,方言这个时候发挥自己的面子果实,请妇产科主任亲自出马。 走廊里回荡着琐碎的脚步声,韩跃民来回踱步,龚樰、杨霞等人坐立不安。 “你们别操心,给姐主刀的可是全国有名的妇产科专家,被誉为‘万婴之母’。” 方言安抚着他们焦躁忐忑的情绪。 过了一会儿,戴着口罩的主任和护士长从手术室里走了出来,“她的身体状态非常好,虽然差几天才足产,但不是什么大问题,建议顺产……如果没有异议的话,家属就签字吧。” “姐夫。” 方言用手肘碰了下一脸懵圈的韩跃民,韩跃民猛地回过神来,签下名字。 从82年开始,医院就有了家属或者单位签字的制度,再后来又改成家属或者关系人签字。 而且在计划生育的年代,生孩子得有许可证,夫妻双方申请生育第一一个子女的,由所在单位或者居(村)民委员会审查,再经女方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fu批准,发给生育证。 没有生育证生育的,一律视为计划外生育。 签完字后,主任和护士长等人转过身,脚步匆匆地往回走。 手术室上方的“手术中”,很快红光闪烁。 噔噔噔,韩跃民紧张地抖起了腿,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方言拍了下他的肩膀,转移注意力道: “姐夫,有没有想好给孩子取什么名字?” “有,当然有,我听姐说,你们俩可是商量了好久对吧?” 龚樰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地安抚杨霞、韩跃民等人的心情。 一提到这个,韩跃民立马来了精神: “早就商量好了,算算出生的日子应该在立冬,所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小名就叫冬冬。” “那大名呢?” 方燕、杨霞她们纷纷投去关切的目光。 “这不我本来想寒冬腊月嘛,干脆男孩的就叫韩冬,女孩叫韩月。” 韩跃民很是无奈道:“可你姐说‘韩冬’听着像女孩的名字,所以改叫‘韩寒’。” 韩寒!? 方言瞪大双眼,大为震惊。 韩跃民和杨霞等人面面相觑:“怎么了岩子,我们俩起的这个名儿有什么不对嘛?” 方言假装咳嗽了声,“没有,挺好的,不过我觉得‘韩冬’的名字也不错。” “你也这么觉得不错是不是!” 韩跃民拍了下手,谁说“韩冬”这个名字哪里娘了,这名字太棒了。 众人紧绷的神经渐渐地松弛了下来,一直到手术室的红灯熄灭,大门再次被打开。 韩跃民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怎么样,怎么样啊护士?” “母女平安。”护士长解开口罩说:“家属可以进来了。” “呼~” 杨霞、龚樰等人长舒了一口气,方言也放下心来,但略感一丝遗憾,可惜韩寒这名字用不上了。 通常而言,顺产之后宝妈会留在产房。 两个小时以后才送回病房,就是接受观察,以防各种不良反应和意外,甚至大出血。 众人轻手轻脚地走入产房,就见摇篮里传出啼哭声,婴儿平躺着,皮肤皱巴巴的。 一个个围着孩子转悠,龚樰两眼紧紧地盯着,温柔的目光里带着几分渴望和期待。 “喜欢吗?”方言会心一笑,悄声地说,“要不咱们也生一个?” 龚樰脸色涨红,轻轻地嗯了一声,声音很快地淹没在婴儿洪亮的啼哭声当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