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这不合规矩。” 章光年道:“以你这个年龄和资历,通常按照惯例,在担任《人民文学》的主编之前,或者先到其他文学杂志或者出版社,就像王朦同志在调到《人民文学》之前,一直是《燕京文学》的主编,或者是在作协、文联等文化部门单位里就职,像王朦同志之前就是燕京作协的zhu席……” “那我还是情愿去出版社,最好是《燕京文学》、《十月》。” 方言摸了摸下巴。 “你倒是想的挺美,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也得看看那个坑里是不是已经有萝卜了。” 章光年开玩笑道:“其实除了这几种以外,你还可以去文化部门嘛,跟王朦同志继续干,我记得你还挂着电影审查委员会顾问的头衔吧,要不就去电影局当个副局长,为华语电影做做贡献?” 方言尴尬地摸鼻子,“好倒是好,可我有这个身份,将来出国访学交流就不太方便了。” “这倒是一个大问题。” 章光年沉吟半晌。 “师兄您也别多费心,其实我就是好奇地问一问,还真没想好现在就离开人文社呢!” 方言道:“怎么着也得对得起您和王老师的厚望,把《人民文学》办得更红红火火以后再走。” “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不过凡事要提前准备,既能留有余地,又能避免惊慌。” 章光年裹着毛巾,从澡堂子里出来,走到专门供休息的大堂里。 穿着制服的服务员穿梭其间,有的在修脚,有的在按摩,有的在拔罐,有的在沏茶…… 方言挑了个空地儿坐了下来,不远处就是个图书架,上面摆放着文学、军事、时政等杂志。 章光年粗粗地扫了一眼,突然扫到了《读书》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记得你跟香江的三联书店合作了很多回吧?” “何止呢,他们还想拉我入伙呢。” 方言说到萧滋和潘耀名想让他加入香江三联书店,甚至不惜让出总编辑的职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