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下第一楼》首演的第二天起,观看过的记者纷纷在自家的报纸上大肆地宣传报导。 像《文艺报》,直接写着“《天下第一楼》邀中日‘顾客’齐聚老字号‘福聚德’,品‘京师美馔’,解‘苦辣酸甜’”,又像《燕京日报》,起的标题是《危楼一座知天下—观方言新戏有感》。 甚至于像《戏剧月》这样的戏剧界媒体,干脆拿《天下第一楼》跟《茶馆》做比较。 也有的,把对《天下第一楼》的导演、演员,以及当时的中日观众的采访统统地刊登出来,好评如潮,谷川俊太郎直接了当地说,“剧本的经典,能够让话剧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时之间,以“全聚德”为故事原型的《天下第一楼》,在燕京城里打响了名头。 即便对话剧毫无兴趣的人,也对《天下第一楼》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还听说了动笔的赫然是大名鼎鼎的方言,立马就上人艺剧院售票处,打听《天下第一楼》话剧表演的时间安排表。 当得知往后仍有《天下第一楼》的演出,无不排队抢票,恨不得先睹为快。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地,人艺剧院售票处前排着长队,争先恐后地购买后三天的门票。 这一久违的场面,别说冯原征、吴钢这些刚来人艺的“新兵蛋子”没见过,就连濮村昕、吕茽、林连昆等老演员也很久没看到这一幕,自去年到现在,人艺剧院的上座率是一天不如一天。 但如今,《天下第一楼》横空出世,暂时解了人艺剧院的经营危机。 在后续的《天下第一楼》观演交流座谈会上,于师之、欧阳山尊等人再次好好地感谢方言一通。 同时,以俳优座剧团为首的访华团面对着《天下第一楼》带来的压力,自然是不甘示弱。 接下来的这些天里,双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表演你的日本新剧,我表演我的华夏话剧。 就在展开热烈交流之际,方言请了个假,前往八一厂,参加厂里举办的第一次创作小组碰头会。 才到大楼门口,浓眉大眼的朱时茅和贼眉鼠眼的陈佩厮便映入自己的眼帘之中。 “方老师!” 两人兴冲冲地跑了过来,似乎已经等候多时。 方言笑着看这哼哈二将,“你们俩站这儿干嘛?” 陈佩厮笑眯眯道:“嘿嘿,我和老茅这不是听说你要来厂里开会,这不专程在这里等您嘛!” “等我?”方言挑了挑眉,“等我做什么啊?” 朱时茅如实交代,希望请方老师能帮帮忙,让他们俩能看一场《天下第一楼》。 “如果不是实在没辙,也不会求到您身上。” 陈佩厮说,《天下第一楼》真的是太火爆了,就算是排队也抢不到票,哪怕是咬咬牙去从票贩子手上买高价票,也出人意料地卖光了,简直比最近上映的《神鞭》、《古墓惊魂》还难买到票。 “所以把主意打到我这儿,想让我帮你们在人艺开个后门?” 方言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陈佩厮挠了挠自己锃光瓦亮的光头,和朱时茅好言好语地央求了一阵。 方言念在他们诚心诚意地请求的份上,也就大发慈悲地帮这么一回,边写条子,边说道: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而且这门票钱可别忘了掏,明白吗?” “明白明白,谢谢方老师。” 两人感激不尽时,背后突然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方老师,你既然给佩厮和时茅写了,能不能也给我写上一张?” “平分同志!” 方言定睛一瞧,大为意外,自己跟李平分可是在春晚创作组里打过数次交道。 八四、八五年的春晚,就是在他、姜坤、黄一鹤等人的协助下,贯彻执行了自己的春晚方案。 “哈哈,说来也巧,我和你一样,也有幸地成为《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的一员。” 李平分语气里透着几分激动。 方言乐了,李平分可是当过安南反击战的随行记者,在描写战争场面时可是一把好手,《大决战》剧本创作小组里有他,简直是如虎添翼,于是两人边走边聊,一路走进了指定的会议室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