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眼界要开阔-《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姚海军紧张得心都快提到嗓子眼。

    每一份方案,方言都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有些细节更是翻来覆去地看了一回又一回。

    就比如这届世界科幻大会的口号、吉祥物以及科幻展品。

    “这第三份的方案太侧重于雨果奖的颁奖典礼了,这可不行。”

    他晃了晃手里的文件,“世界科幻大会绝不仅仅只有雨果奖,更重要的是为全世界科幻迷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到了大会举办那一天,出席的可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幻大家和科幻迷们。”

    “唰唰唰。”

    杨潇拿着笔,认真地把他的意见记在本子上。

    “至于第一份和第二份的区别,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就在大会的科幻展览品上。”

    方言道:“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能反映世界科幻文学、国际科幻活动等相关艺术作品、工艺品、出版物、照片,也是要向全世界的科幻迷们展示能代表华夏科幻发展史的一系列展品。”

    “方老师您说得太对了!”

    姚海军满脸激动。

    “但是,这第一套和第二套方案并没有完全反映出我们国内科幻发展的情况。”

    方言不无遗憾道:“抛开科幻文学作品不谈,单单就说展品吧,又是老一套的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此外就是浑天仪、地动仪、日晷这些来自古代的仪器……”

    姚海军等人竟觉得好有道理,一时间无言以对。

    “方老师,我也不是没想过找一些能代表华夏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东西,可实在是太……”

    杨潇幽幽地叹了口气。

    “未必吧。”

    方言摇头失笑说:“多的不说,就说克隆技术吧,咱们这方面算是世界上一流水平,早在60年代的时候,在童第周先生的主持下,诞生了第一批克隆鱼雏形,前几年中科院还克隆出了单亲鲫鱼。”

    众人面面相觑,两眼圆瞪。

    方言撇撇嘴,其实还有句话没说,这克隆鱼可比英国用成年体细胞克隆出的多利羊早了好多年!

    “方老师,还有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