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很快地,手上就传来了回应,一股滚烫的灼热感似乎在驱散自己内心的不安。 抬头一看,和方言的目光一下子碰撞到一起,心怦怦狂跳的同时,娇羞地别过头,抽出手。 正当心乱如麻之际,耳畔边忽地传来一声声清脆的掌声。 “啪。” “啪啪。” 掌声在沉寂安静的影厅里响起,紧接着声音越来越响,就如同翻涌的浪潮一般。 甚至有观众猛地站起身,用掌声和喝彩声来宣泄《花样年华》积压在自己心头的情绪。 龚樰内心松了口气,和方言对视了眼,两口子大手牵小手,在众人的注视下,笑着起身致谢。 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衰,让朱菻、张国榕等人立刻明白,这部电影有多么的成功! ……………… 《花样年华》作为开幕式电影,给威尼斯电影节起了个好头。 不管是看过的,还是没看过的,都纷纷要求主办方加场加映,组委会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与此同时,向来给威尼斯电影节竞赛电影打分的场刊们也争相给出自己的评价。 评分自不必说,就没有低于3.5分以下的,可以说是这几届里分数最高的作品,没有之一。 好评更是不必说,比如《电影手册》,直接说《花样年华》会成为威尼斯电影节经典之作。 “它几乎用仪式化的东方风韵美学表演承载了一场带着淡淡伤感的不可能浪漫。在此之前,还从未有华语电影以这样的符号化风情来呈现东方式若即若离又刻骨铭心的爱情……” 而专门给华夏电影打分的《华语场刊》,不单单给了场刊里最高的“4.2分”,而且评价也是最高的,“《花样年华》通过电影语言塑造了一种孤独感和期待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由于龚樰和王佳卫的独特美学,它已然成为了视觉遗产,《花样年华》整个故事是对人类情感的展示,如细小的马赛克般一片片拼凑出情感的复杂性。事实上,导演巧妙地运用镜头将各种情绪捕捉到银幕上,使它们几乎有形可感,他描绘了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 “然而,他又用情感致敬了跨越空间与时间的爱情普遍性。” 朱菻一边翻阅着场刊,一边念诵着上面的内容给龚樰听。 “觉得怎么样?” 龚樰递去一个玩味的眼神。 “高兴!” 朱菻已经很久没有过如今这么畅快的感觉,自从因为参演《西游记》的“女儿国国王”,跟唐僧闹出流言蜚语开始,心情就再也没有那么舒畅,特别是读到场刊上对自己这个“苏丽珍”的吹捧和赞扬,之前在峨影厂被暂时雪藏的委屈和苦闷,渐渐地被演技认可时的喜悦、自豪等情绪所取代。 “提前跟你说一声,我和岩子在拍《花样年华》的时候,曾经一块商量过。” 龚樰露出神神秘秘的笑容。 “商量什么?” 朱菻既疑惑又忐忑。 “如果《花样年华》获得个金狮奖,或者你,又或者国榕拿到个银狮奖,电影局那边肯定要办庆功宴,到那个时候,趁这个衣锦还乡的机会把中伤你的流言澄清一下,也好恢复你的名誉不是。” 龚樰眼里闪过一丝心疼。 “真的可以吗?” 朱菻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当然,想想艺谋和巩利。” 龚樰再三鼓励道。 朱菻心里燃起了一团火,但仍有些不自信。 比起自己能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封后,《花样年华》斩获金狮奖的可能性反倒更高一些。 “千万别这么想。” 龚樰粗粗一瞧入主竞赛单元的名单,这回冲击金狮奖的拦路虎还真不少。 且不说像《于是有了光》、《激情后的阴影》这类意大利本土的佳作,单单是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就不容小觑,是以宝岛二·二八事件为背景,讲述一个家族四兄弟在跌宕历史中的起伏和悲歌。 眼瞅氛围有些不对劲,朱菻急忙转移话题,问到方言等人的行踪。 龚樰回答说,威尼斯电影节的交易市场规模并不比戛纳小,方言正在和全球的电影发行商洽谈《花样年华》的发行权生意,而且会借着这个平台,想方设法地为《花样年华》宣传和公关。 第(2/3)页